Linux开发者提议:告别30年老CPU,i486/i586支持将成历史?

   发布时间:2025-04-27 12:28 作者:顾雨柔

在Linux社区中,长久以来,对老旧硬件的广泛兼容性一直被视为其强大优势之一。然而,这一兼容性并非毫无限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古老的硬件平台正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近日,Linux内核开发者们开始考虑对30多年前的i486及早期i586 CPU的支持进行移除。这一提议由Linux内核开发者Ingo Molnar在RFC补丁线程中率先提出。他指出,目前仍在运行这些老旧处理器并使用最新Linux内核的用户数量极为有限,而为了维护对这些处理器的支持,代码库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其带来的价值已经远远低于所付出的成本。

Molnar还透露,Linux的创始人Linus Torvalds也持有相似观点,希望尽快“放弃对i486的支持”。如果这一提议得以实施,Linux内核将精简约14104行代码,涉及80个相关文件,同时,内核的最低支持标准也将提升至包含TSC和CX8硬件支持的水平。

事实上,Linux社区早在2022年就已经讨论过移除对i486支持的可能性,但直到近期,这一议题才真正被提上了日程。这一决定标志着自2012年Linux停止对i386系列支持以来,Linux内核首次考虑停止对另一个过时CPU系列的支持。

回顾历史,i486系列是英特尔在1989年推出的经典产品,它引入了多项关键技术,如大容量片上缓存和集成浮点运算单元,这些技术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现代CPU中。而i586系列作为i486的继任者,于1993年推出,它在i486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改进,包括双整数流水线设计和更先进的浮点运算单元。

尽管i486和i586系列在历史上曾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它们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计算需求。因此,Linux社区的这一决定也反映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仍在运行这些老旧处理器的用户来说,他们可能需要考虑升级到更现代的硬件平台,以继续享受Linux系统的支持和更新。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