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领域知名媒体lifehacker发布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深入探讨了微软利用Muse AI模型打造的实验性游戏项目——《雷神之锤 II》(Quake II)的AI版本。文章指出,尽管AI在游戏开发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当前技术尚处萌芽阶段,开发者的角色依然无可替代。
微软此次将1997年的经典射击游戏《雷神之锤 II》重塑为AI实验平台,玩家需通过特定的“Copilot Gaming Experience”门户进入这一新版本。游戏依旧保留了经典的第一人称视角和基础用户界面,然而,操作上的延迟达到了1秒,且随着玩家移动,游戏场景会出现轻微扭曲,影响了整体体验。
lifehacker详细描述了游戏中的一系列问题:敌人会毫无征兆地凭空出现,且缺乏合理的攻击逻辑;玩家的角色即便生命值降至零,也不会死亡。据开发者透露,该版本采用了WHAM模型,旨在通过人类玩家的实时游玩数据生成游戏画面,但实际效果却如同“不断瓦解的梦境”,令人困惑。
游戏的稳定性同样令人堪忧。玩家在游戏中转身可能会导致房间瞬间变为电梯,加载界面也时常卡死;敌人在平移过程中会“解体”消失;而玩家的健康值数字更是会随机跳动,毫无规律可循。
尽管微软在相关论文中对该技术的前景大加赞赏,但实测结果却表明,AI目前仅能机械地拼凑游戏元素,缺乏连贯的叙事结构和挑战目标。这一版本更像是一次技术演示,而非一个完整的游戏体验。
lifehacker认为,在当前阶段,AI更适合作为提升开发者效率的工具,而非取代人类的创意。文章强调,游戏开发者在短期内仍然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他们的创意和对游戏机制的深刻理解是游戏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