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金市场的表现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数据显示,年内基金的最高回报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7%。其中,闫思倩掌舵的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表现尤为抢眼,回报率高达47%,紧随其后的是张璐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其年内回报率也达到了45.4%。中航、前海开源、平安、富国等基金公司旗下的科技和新能源主题基金也有不俗表现,共有35只基金的年内回报率超过了20%。
值得注意的是,主动管理型基金在今年的表现再次超越了被动投资。截至2月10日,主动管理型基金占据了年内回报率前50名中的45个席位。相比之下,ETF产品中表现最好的是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其年内回报率为24.44%,在全市场基金中排名第16位。
近年来,ETF产品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了投资者入市的重要工具。在2024年三季度末,被动管理规模首次超过了主动管理,各大基金公司纷纷布局ETF等被动指数产品。然而,从收益率的角度来看,主动管理型基金再次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在回报率前50名中,主动管理型基金占据了绝对优势。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以47.08%的回报率夺得冠军,闫思倩也因此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亚军和季军分别由张璐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基金和王森管理的中航趋势领航基金获得。这些基金的高回报率不仅让投资者眼前一亮,也引发了市场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投资策略的深入探讨。
随着基金收益率的大幅上涨,市场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闫思倩等明星基金经理。鹏华基金也借此机会举办了“鹏华基金闫思倩-人工智能专题会”线上路演,为期10天,深入解析智能时代的投资机遇。永赢基金也通过其“智选”系列基金,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那么,为什么主动管理型基金能够集中跑赢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这些基金的管理规模相对较小,调仓更为灵活,能够及时抓住市场热点。其次,当前市场主线明晰,AI产业链成为了投资热点,主动管理型基金能够深入挖掘优质个股,获得更高的收益。最后,在产业0-1阶段,主动选股的优势更为明显,基金经理通过调研和挖掘,能够找到具有潜力的公司,实现组合净值的快速增长。
尽管被动投资在近年来大行其道,ETF产品也如火如荼地发展,但主动管理型基金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投资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来说,选择工具型的被动产品可能更为合适;而对于投资能力不足的投资者来说,主动管理型基金或者投顾组合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