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拒AI视频工具,短剧成视频生成模型新出路?

   发布时间:2025-02-10 17:21 作者:顾雨柔

在电影行业的广阔天地里,人工智能(AI)正悄然掀起一场关于未来制作模式的讨论。知名导演及演员本·阿弗莱克曾公开表示,尽管AI无法全面替代电影创作的艺术灵魂,但在处理繁琐且缺乏创新性的制作环节上,AI无疑具备巨大潜力。他特别指出,编剧与导演这类创意核心岗位安全无虞,而视觉特效领域则可能面临AI带来的深刻变革。

然而,现实似乎并未如本·阿弗莱克所预料的那样迅速推进。据彭博社报道,尽管OpenAI积极向迪士尼、环球影业、华纳兄弟等影业巨头推销其视频生成工具Sora,但半年来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合作进展。好莱坞的头部制片厂中,仅有狮门电影表现出对AI的开放态度,去年已与AI初创公司Runway携手,探索将AI技术应用于前期策划与后期制作的可能性。

雷科技分析认为,Sora遭遇冷遇的原因并不仅限于其生成的视频质量尚未达到播出标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制片厂对于AI可能颠覆整个电影制片行业的未来充满担忧。这种不确定性让好莱坞巨头们选择谨慎观望。

版权问题成为AI与制片厂合作的另一大障碍。Sora在生成视频中曾被指涉嫌侵权,包含了《超级马里奥兄弟》等多款知名游戏的画面及知名网络主播的形象。在数据获取日益艰难的背景下,AI公司迫切需要与拥有丰富影视资源的制片厂合作,但这也带来了经典IP泄露的风险。迪士尼与华纳兄弟等公司在探讨合作时明确提出,使用自家IP训练的视频生成模型仅限于内部使用,以防外部滥用。

Netflix与YouTube等新兴平台的崛起已经对传统影视行业构成了严峻挑战。制片厂担心,通过帮助AI公司提升视频生成能力,可能会无意间资助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尽管利用AI降低制作成本对影视公司具有吸引力,但提供数据以助AI成长,最终可能惠及的是广大用户和竞争对手,而非自己。为特定影视公司定制视频生成模型,则可能导致成本飙升,得不偿失。

影视行业从业者的广泛反对也是AI推进的一大阻力。2023年,美国演员工会及广播电视艺人工会代表16万演艺人员发起罢工,其中AI的威胁被视为罢工的重要原因之一。AI技术的介入,可能会打破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损害编剧、导演、演员及后期制作人员的利益。

面对好莱坞的谨慎态度,国内AI公司则在短剧领域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可灵、即梦、清影等国内视频生成模型已尝试收费服务模式,尽管依靠个人用户付费难以实现盈利,但B端市场为AI公司提供了可能。短剧以其短小精悍、制作成本低、利益相关方少的特点,成为AI技术应用的理想试验田。快手、北京亦庄等地已尝试使用AI技术制作短剧,探索AI在影视创作中的实际应用。

国内互联网巨头如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也对AI+短剧的前景表示看好,并亲自参演了一部由AI技术辅助制作的短剧。这显示了AI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巨大潜力,尽管目前尚无法完全替代人类创意,但已能满足一定制作需求。

尽管好莱坞的保守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视频生成模型的发展速度,但无法阻挡其前进的步伐。国内短剧市场的繁荣为视频生成模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和资金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AI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对于从业者而言,与其焦虑于AI的威胁,不如积极拥抱变化,探索与AI共生的新路径。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