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SU7车辆发生的一起事故引发了广泛关注。国家应急管理部对此事件作出正式回应,明确指出当前市场上销售的智能驾驶车辆,其功能级别最高仅达到L2级,提醒公众切勿过度信赖或神化自动驾驶技术。
国家应急管理部在针对3月29日小米SU7事故的通报中,详细阐述了依据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自动驾驶技术被细致划分为从L0至L5的六个层级。特别指出,L0、L1、L2级均被定义为辅助驾驶系统,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当前,市面上所有智能车辆所提供的驾驶辅助功能,均不超过L2级范畴。
通报进一步强调,随着智能辅助驾驶功能逐渐成为众多新能源车型的标配,部分驾驶员对此产生了过度依赖,甚至错误地将其等同于无人驾驶,出现了诸如双手离开方向盘、分心驾驶甚至睡觉等极度危险的行为,这无疑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国家应急管理部在通报中着重提醒,汽车制造商在宣传智能驾驶功能时,必须避免误导消费者,应强化安全提示和硬性监控措施。同时,也告诫广大驾驶员,智能驾驶仅是一种辅助工具,鉴于道路状况瞬息万变,系统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判断与决策。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持续进步,对于智能驾驶技术的敬畏之心显得尤为重要。汽车制造商需坚守安全底线,不断提升技术安全性;而驾驶员则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牢牢掌握驾驶主动权。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我国尚未批准任何L3级量产车型上市。在智能驾驶车辆发生事故时,法律责任将由驾驶员承担,而非汽车制造商。这一规定已引发多起责任归属纠纷,成为当前智能汽车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