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场围绕Kimi股权的仲裁风波后,原金沙江投资人及月之暗面联合创始人张予彤首次在公众面前发声。这一发声,不仅标志着张予彤在数月的沉默后重新露面,也透露了AI行业的最新动态。
张予彤通过朋友圈和社交媒体透露,Kimi的新版本用户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她感慨道,AI行业的发展速度在春节期间总是超乎想象。这一消息伴随着一张图片,图中内容虽未详述,但足以引发业界关注。
回溯至数月前,张予彤与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之间的股权纠纷曾闹得沸沸扬扬。朱啸虎指控张予彤隐瞒了在月之暗面持有的大量免费股份,这一行为被指违反基金受托责任。尽管月之暗面的另一位创始人杨植麟多次强调张予彤的贡献独立于公司股东决策,但金沙江创投始终认为其中存在欺骗行为。
然而,在张予彤淡出公众视野的这段时间里,AI行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DeepSeek作为一匹黑马,凭借其开源策略和高效的算力部署,迅速崛起。数据显示,DeepSeek的日活用户已突破4000万,成为首个上线不足一个月便闯入全网日活Top50的应用。相比之下,经过长时间投流的Kimi,其日活数据则稳定在1900万左右。
张予彤在发言中总结了AI行业的发展历程,认为2023年是行业招兵买马的一年,2024年Kimi在长文本处理上取得了突破,而2025年则是DeepSeek让人相信通用人工智能(AGI)可以实现的一年。这一观点得到了多位业内人士的认同。
QuestMobile CEO陈超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道,AI行业变化迅速,各厂商的AI策略在技术方向和经营策略上都无法轻易调整,否则之前的积累可能会付诸东流。DeepSeek的崛起引发了行业的鲇鱼效应,众多公司纷纷接入其模型,以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在字节跳动内部,非豆包团队已与DeepSeek完成了对接。据火山引擎人士透露,DeepSeek的架构已做到极致,为公司的AI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一消息进一步证明了DeepSeek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AI行业正处于技术、资本与生态的多重博弈之中。技术路径的分化正在重塑竞争格局。Kimi坚持的闭源路线虽然能够保持技术护城河,但不得不面对DeepSeek开源生态的“人海战术”。后者凭借开源模型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形成了活跃的开发者生态,推动了技术的传播和创新。
面对这一挑战,以月之暗面为代表的AI创业公司和大厂们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它们能否借助新技术和新版本实现逆袭,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关乎AGI未来的战役才刚刚开始,其中既蕴含着未被探索的可能性,也隐藏着残酷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