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之际,A股市场控制权交易暗潮涌动
近期,A股市场控制权交易异常活跃,多家上市公司宣布了控制权变更事项。据不完全统计,自10月份以来,已有1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交易性控制权变动,其中不乏基本面不佳、现金流紧张的公司,它们或因业绩压力而急于“易主”,或面临“戴帽”和“保壳”的困境。
在这波“易主”潮中,宝利国际、申科股份等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透露了控股股东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宜,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的业绩普遍不佳,多数处于亏损或净利润同比下滑的状态。
与此同时,壳交易市场的沉寂状态也被打破。多位投行人士透露,近期咨询买壳事宜的人明显增多,不少人明确表示拥有产业和资金,正在寻找干净的壳资源。借壳上市这一曾经近乎绝迹的资本运作方式,如今似乎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创投人士也表示,IPO流程漫长,借壳虽然费力但省时,正在考虑以此让旗下被投企业更快实现证券化。
然而,尽管买卖双方热情高涨,但借壳上市案例并未如预期般涌现。民生证券保荐代表人吴超指出,交易所对囤壳炒壳、违规保壳等交易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严监管。上市公司应围绕商业逻辑,从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有利于公司质量和标的企业发展的角度进行资本运作。
在这波“易主”潮中,不少上市公司面临着“保壳”压力。每逢年底,那些徘徊在财务类退市指标线附近的上市公司,往往会打响“保壳”战。除了控股股东注入优质资产、破产重整等方式外,从外部引入“金主”接盘也是常用手段之一。然而,要在较短的时间窗口内谈妥“易主”事项,无疑面临着诸多变数。例如,亚振家居和华嵘控股等公司在宣布“易主”计划后,均因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实施。
壳交易市场的活跃也带来了一定的变数。多位投行人士表示,近期咨询壳交易的人特别多,大部分都有资产注入的计划。从溢价率的角度来看,壳交易的买方需求确实有所提升。过去无人问津的壳资源如今也变得炙手可热,壳价有所回升。然而,尽管买卖双方热情同升,但借壳上市案例并未大幅增加。
对于市场而言,如何理性看待这波“易主”潮和壳交易市场的活跃?投行人士认为,应明确借壳上市的差异性监管红线,降低小盘股和绩差股的炒作预期。同时,对于“类借壳”等延伸的监管问题也应予以持续关注。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应围绕商业逻辑进行合理的并购重组,避免盲目跨界和忽悠式重组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