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治堵!成都公布63个堵点治理点位

   发布时间:2024-10-31 14:01 作者:吴婷

记者 杨博

10月31日,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成都市公布了第一批次63项堵点治理任务清单,其中包含武侯区华西医院片区、高新区剑南大道锦城大道路口等点位。

摸底数

全市日均汽车出行总量约427万辆

根据日常交通态势监测,成都市道路交通运行态势主要呈现三大特征。

出行区域集中,出行总量较大。截至目前,成都汽车保有量已达687万辆,成为全国汽车“第一城”,全市日均汽车出行总量约427万辆,“5+1”城区在道路资源仅占16%的情况下,日均出行量约为248万辆,承担全市58%的汽车出行量。

在“5+1”城区每天的高峰时段(按2小时测算),汽车出行量高达80万辆,这相当于在全天十二分之一的时段内,承担了汽车日均出行总量的三分之一。放射性主次干道、环状高快速路等交通干道拥堵状况尤为严重,部分交通转换节点及连接路段已处于超负荷状态。

在举办大型活动、降雨降雪天气或是节假日临近时段,道路通行能力明显下滑。如2024年9月29日,由于周日被调整为工作日、未实行尾号限行措施,加之降雨天气干扰,晚高峰期道路拥堵指数较前一工作日(周五)激增了59.55%。

出对策

多方面提出治堵措施

对于市民反映的交通拥堵问题,成都明确了“科学治堵、高效治堵、开门治堵”的工作思路,成立了由市领导牵头、多部门协同的常态化治堵工作专班。同时,广泛开展现场踏勘调研,分析堵因、查找堵源,综合施策,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工程建设、线路优化、智慧赋能”等方面提出综合解决方案等。

以科技赋能助力交通管理提“智”增效,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和通行权,进一步优化公交线网、站点、专用道等设置,加强占道施工日常监管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引导驾驶人员养成良好驾驶习惯,以交通管理“小切口”推动群众出行品质“大变化”。

及时优化调整影响通行效率的隔离设施,通过局部工程改造提升通行能力,逐步消除道路“肠梗阻”。优化完善公共交通运行体系,持续推动地铁公交“两网融合”,量身打造更多“通学公交”“定制公交”“赛事公交”服务,鼓励市民绿色低碳出行,让公共交通分担更多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抓推进

成都初步梳理出第一批次常发堵点清单

通过持续监测日常交通状况并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初步梳理出全市第一批次常发堵点清单。

将日常交通监控数据与12345服务热线收集的市民反馈作为信息采集的主渠道,重点关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学校、医院、居民区、交通枢纽等易发堵点,研究制定了第一批次堵点治理任务清单63项。

坚持“管理优化与工程改造相结合”的治理思路,分级分类开展问题整治,其中,实施精细管理的项目33项,实施小微整治的项目30项。

围绕“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收集市民诉求意见、邀请市民建言献策、欢迎市民监督体验、增强市民科学认知、倡导文明绿色出行”等方面,陆续开展“市民代表走进12345热线”“进企业、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 等系列活动。市民朋友可积极参与活动,为交通治堵建言献策,对治堵成效进行监督体验,形成“开门治堵”良好氛围。

清单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