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酷开公司经过三年的默默耕耘,于一场主题为“大爱AI”的发布会上,震撼宣布了其战略升级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的核心,源于酷开过去十年间在数据积累与AI技术迭代上的深厚积淀。
自2011年酷开推出首款具备聊天功能的电视以来,它经历了电视云时代、智慧屏的探索,以及全时AI管家的创新尝试。尽管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如swaiot Panel未能达到预期的市场反响,但正是这些尝试,为酷开积累了海量的媒资数据、设备数据及用户行为数据。
随着AI大模型时代的到来,这些数据终于迎来了它们的价值爆发点。AI的泛化能力突破了传统小模型的局限,酷开提出的“智能体”战略,正是利用大模型将算法与数据紧密相连,有效弥补了传统AI在速度、专业性和记忆能力上的不足。
酷开此次战略升级的核心,可归结为两大方面。首先,是AI原生架构的重构。酷开不再仅仅是一个终端品牌,而是跃升为智能体领域的佼佼者。它以端到端的AI架构重塑企业基因,将AI技术深度融入产品,并推动内部运营和供应链关系的变革,实现了企业自身的深度AI转型。
其次,是全场景生态的覆盖。酷开通过构建“超级智能体+六大专业智能体”的矩阵,全面覆盖了家庭、教育、健康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网络。
酷开在AI技术领域的长期投入,为其战略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早在2017年,酷开系统便引入了AI推荐算法与语音交互技术,使得用户画像的精准度达到了95%。2022年发布的酷开9.0全自动化运营系统,更是实现了AI对内容生产、分发、优化的全流程参与。而在2025年,酷开与DeepSeek-R1大模型的深度整合,标志着其从“功能AI”向“认知AI”的跨越。
基于这些积累,酷开打造的超级智能体具备了长记忆、快思考和秒行动三大核心优势。长记忆体现在通过深度学习用户行为形成个性化记忆,如健康智能体能动态跟踪用户健康指标并优化健康方案。快思考则体现在多模态交互与上下文推理能力上,如生活智能体能综合用户腰椎状况、饮食偏好生成旅行攻略。秒行动则体现在原子化组件服务与多智能体协同框架上,如教育智能体的跨学科解题响应速度显著提升。
在超级智能体的基础上,酷开通过垂直场景的智能体分工,构建了差异化的用户体验壁垒。影音智能体能让用户通过模糊搜索快速定位影片,教育智能体提供学练一体的AI家教互动,健康智能体实现中西医融合的个性化健康管理,生活智能体为用户提供场景化策略,设备智能体提供7×24小时的AI客服服务,创作智能体则进一步降低了创作门槛。
这些智能体的协同效应在“超级智能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当用户表示要带父母和孩子去北京时,系统会自动调用相关智能体规划行程、生成研学资料和常用药清单,并通过设备智能体同步至车载系统。
酷开此次发布的硬件产品,如学习机Y41 Air、闺蜜机C20系列和MiniLED电视K6 Pro,本质上是智能体服务的物理载体。这些产品通过软硬件协同,实现了服务能力的指数级扩展,降低了用户换机成本,却扩展了服务边界。
酷开的这次战略升级,或许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深刻的启示。它证明了传统家电企业的用户数据沉淀与前沿AI技术的结合,能够碰撞出新的价值,为制造业的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同时,通过“原子化组件+多智能体协同”的交互范式革命,酷开实现了从“人适应机器”到“机器理解人”的跨越。酷开还开辟了“硬件成本价+智能体服务订阅”的新盈利模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