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吉利控股集团可能收购捷豹品牌的传闻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杨学良近日亲自发文,明确否定了这一说法,戏称这是愚人节留下的“余音”,不解为何还有人对此深信不疑。
此前,网络上流传着吉利已完成对捷豹收购的消息,尽管双方尚未正式公布。一些所谓的“证据”包括捷豹官网技术专利页面上出现了“Powered by Geely”的字样,以及捷豹中国官网撤下了多款燃油车的宣传页面。面对这些传闻,吉利官方始终保持沉默,仅以“不予置评”作为回应。
尽管如此,市场上关于吉利与捷豹潜在合作的分析却层出不穷。有观点认为,吉利与捷豹在技术层面存在显著的互补性。吉利看中了捷豹在轻量化车身技术和赛道基因方面的优势,这些正是吉利在打造高端性能车时所缺乏的,有望借此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而对于捷豹而言,吉利的SEA浩瀚电动平台则被视为加速其电动化转型的关键。通过与吉利的合作,捷豹有望缩短电动车的研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面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吉利通过收购捷豹并实现本土化生产,或许能够规避潜在的贸易壁垒。
吉利与捷豹的潜在合作不仅限于技术层面的互补。吉利还希望能够借助捷豹在欧洲市场的品牌基础,进一步扩大其市场渗透力。同时,这一合作也将强化吉利在中国高端电动车市场的布局,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尽管市场传闻不断,吉利与捷豹双方均未就收购事宜发表正式声明。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传闻是否会成为现实,仍将是业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