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核集团对外宣布了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下属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功地将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的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提升至超过一亿度的新高度,这一突破性的进展标志着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据悉,在这次实验中,“中国环流三号”装置实现了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参数水平,这不仅是中国核聚变装置首次达到如此高的温度,也标志着中国在可控核聚变工程化应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环流三号”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其能量产生机制与太阳相似,因此被誉为新一代人造太阳。此次实验中,该装置创造了多项聚变研究的新纪录,展现了我国在核聚变领域的原创性、前沿性和突破性成果。
实验中,科研人员首次提出并实现了提高芯部能量约束的新方法,掌握了提升原子核温度的运行策略,解决了聚变堆堆芯亿度级温度和等离子体密度精准测量的核心难题。同时,该装置的关键“中枢神经系统”也实现了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实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更中国的原创核心技术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显著成果,还走出国门,引领了世界聚变国际标准的制定。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实力,也为全球核聚变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专家指出,人造太阳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巨大,且聚变资源储量丰富,主要产物清洁安全,因此被视为人类未来的理想能源。此次“中国环流三号”装置挺进燃烧实验,意味着可控核聚变走向应用的核心环节已经取得重要进展。
此次实验的成功不仅是对我国科研实力的肯定,也为未来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科研人员对“中国环流三号”装置进行能力升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控核聚变将成为现实,为人类提供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