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新技术:废旧锂电池回收,既得锂资源又产电能!

   发布时间:2025-02-13 19:02 作者:任飞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传来喜讯,陈维教授课题组在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回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结合电化学原理的绿色可持续策略,能够同步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锂资源回收与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问题。

这一研究成果于今年早些时候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无需额外能量输入的回收方法,巧妙利用了尾气中二氧化氮(NO2)的电化学还原特性与废旧电池正极材料的氧化特性之间的电位差。

在该策略下,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会自发地释放到电解液中,与此同时,尾气中的二氧化氮被还原为亚硝酸根离子。这两种物质结合后形成的亚硝酸锂不仅是直接电化学反应的产物,还能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约0.38伏特的输出电压。

随后,亚硝酸锂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会进一步氧化成为更为稳定的硝酸锂。硝酸锂作为一种高价值产物,在农业和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具体来说,研究团队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实现了多重目标:锂离子的回收、氮氧化物的转化以及能量的输出。这一系列反应不仅高效环保,还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锂离子的回收过程是从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如磷酸铁锂)中自发脱出的,进入电解液中。而氮氧化物则被还原为亚硝酸根离子,并与锂离子结合生成亚硝酸锂。这一过程还伴随着约0.38伏特的电压输出,这一能量可以直接用于驱动系统运行或储存。

与传统的回收工艺相比,这一新技术展现出了多方面的优势。首先,它无需外部能量输入,能耗降低了90%,从而大幅减少了碳排放。其次,该技术能够同时解决锂电池废弃和工业尾气污染两大环境问题。所产出的硝酸锂价值较传统回收的碳酸锂提高了30%以上。

研究团队进一步测算显示,这一工艺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仅为火法冶金技术的五分之一,且金属回收率超过98%。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在绿色化学和循环经济领域的重要进展,也为未来废弃物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表示,陈维教授团队在锂电池回收领域已有多项重要突破,此次的新成果再次彰显了团队在创新工艺开发方面的实力。未来,团队将继续优化反应器设计,提升能量输出效率,并探索钴、镍等贵金属的同步回收方案,以进一步推动绿色化学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