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详解: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如何持续助力宏观经济?

   发布时间:2024-12-02 22:04 作者:周琳

近日,在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易纲发表了重要观点。他强调,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核心要素,对于平衡经济总供求、引导金融资源配置流向以及实施货币政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顾过去四十多年的历程,易纲指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目前,一个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已经基本成型,并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市场化利率体系。这一成就不仅为货币政策的优化调控提供了坚实基础,还极大地畅通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

易纲进一步阐述道,人民银行通过灵活调整政策利率,有效引导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存贷款市场的利率水平。这一过程中,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愈发顺畅,利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同时,人民银行还积极发挥利率走廊机制的效能,通过适度收窄利率走廊的宽度,向市场传递出更加明确、清晰的利率调控信号,从而引导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基准进行波动。

易纲高度评价了当前以价格型调控为主导、以利率为核心的货币政策框架。他认为,这一框架辅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量化指导,为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增长的职责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CPI平均保持在2.1%的低位,过去十年更是稳定在2%左右,而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则略低于2%。这一成绩与全球主要央行的理想通货膨胀目标不谋而合。

在经济规模显著增长、居民财富不断积累、人民福祉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的贷款实际利率水平也始终保持在与潜在增长率相匹配的“黄金轨道”上。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以美元计价的GDP总量和人均水平均实现了翻倍增长。与此同时,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也维持了基本稳定,展现了货币政策操作的平稳性和成本效益。

易纲总结道,通过实施相对更平稳、成本更低的货币政策操作,我国成功促进了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稳定,有效应对了来自国内外的多重挑战和冲击。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为未来的经济金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