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近期宣布,其研发的充气式柔性密封舱在实践十九号卫星的飞行任务中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创新技术的试验标志着中国在空间密封舱技术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实践十九号卫星,作为中国首颗可重复使用的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于9月2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于10月11日顺利回收。此次飞行任务不仅验证了卫星本身的技术性能,更为充气式柔性密封舱的首次在轨试验提供了宝贵的平台。
充气密封舱是一种采用柔性蒙皮复合材料制成的新型多功能密封舱体。在发射过程中,这种密封舱处于压缩折叠状态,一旦进入预定轨道,便会通过充气展开。其显著的优点在于重量轻、折叠效率高,被认为是建造大型空间密封舱体的有效方法,同时也代表着密封舱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作为我国载人密封舱研制的领军单位,在充气密封舱的研发过程中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刚柔连接、折叠与展开技术,以及空间环境防护等。与联合研制单位共同完成了气密性测试、碎片撞击试验、极限承压测试、振动试验和热真空试验等一系列地面验证。
在实践十九号卫星的飞行平台上,充气密封舱经历了发射阶段的严苛环境考验,并在入轨后成功完成了舱体解锁、充气展开、保压等一系列动作。舱体的承压能力、气密性能和舱内温度环境等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的技术验证要求,填补了我国在充气密封舱技术领域的空白。
此次充气密封舱的成功首飞,不仅是对我国航天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次重要展示,更为后续的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等重大航天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预示着中国航天事业将在未来迎来更多创新性的突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