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出炉,2024至2050年怎么干?

   发布时间:2024-10-15 11:00 作者:冯璃月

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以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近日联合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旨在明确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蓝图与目标。

根据规划,我国将围绕五大科学主题,分三个阶段实施科学任务,旨在实现空间科学的高质量发展,并带动相关技术创新与应用升级,最终跻身国际前列,成为空间科学强国。

首先,至2027年,我国将运营中国空间站,并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力求在这些领域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随后,在2028至2035年间,我国将通过第一阶段的任务实施,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并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同时,将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太阳系边际探测等一系列科学任务。

而至2036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的重要领域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规划提出,将论证并实施5至6项大型任务,以及约25项中小型和机遇型任务,以巩固和扩大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规划强调了组织实施的强化、财政投入的保障、基础能力的夯实、国际合作的深化以及科学普及的加强。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我国持续取得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有力支撑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规划中的五大科学主题包括“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以及“太空格物”。这些主题涵盖了从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引力与时空的本质、地球与太阳的复杂系统、太阳系与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到太空条件下的物质运动与生命活动规律等多个前沿领域。

在每个主题下,规划都明确了优先发展方向和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例如,在“极端宇宙”主题下,将探索暗物质与极端宇宙、宇宙起源与演化等方向,旨在揭示极端宇宙条件下的物理规律。

规划还提出了具体的科学任务规划,包括从空间X射线等多波段协同观测、空间引力波探测探路者等任务方向中遴选大型任务,以及从暗物质粒子探测、空间太赫兹高速成像巡天等任务方向中遴选中小型和机遇型任务。

总的来说,《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为我国空间科学的发展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和目标。通过实施这一规划,我国有望在未来几十年内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