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女童视力骤降背后:被忽略的心理渴求?

   发布时间:2025-04-23 20:53 作者:顾雨柔

近日,一名来自宁德的7岁女孩小怡,因视力急剧恶化至0.2,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福州爱尔眼科医院进行求治。起初,家人担忧这可能是某种严重的眼部疾病,然而,一系列精密的医疗检查却揭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真相。

经过散瞳验光、视觉电生理(VEP)检查以及眼底检查,医生们惊讶地发现,小怡的眼球结构完好无损,视力下降并非源于任何器质性病变。她的双眼屈光度正常,眼球运动也未出现异常,进一步排除了弱视的可能性。

在进一步的沟通中,医生逐渐揭开了视力下降背后的秘密。原来,小怡的父亲工作繁重,而母亲在半年前诞下弟弟后,将更多的注意力倾注在了新生儿身上,这使得小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落差。这种心理压力逐渐累积,最终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视力下降,表达了出来。

医生解释说,小怡所患的是一种名为“癔症性视力下降”的心理疾病,它是由大脑皮层受到刺激后引发的非器质性视觉障碍。这种疾病在6至12岁之间、性格内向且情感敏感的儿童中尤为常见,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们采取了心理疏导和鼓励表扬的方式,帮助小怡逐步重建自信。令人高兴的是,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干预后,小怡的视力迅速恢复到了正常的1.0水平。这一转变不仅让小怡和她的家人松了一口气,也为医生们带来了极大的欣慰。

针对这一案例,专家提醒广大家长,尤其是多孩家庭的父母,要时刻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需求,确保给予他们平等的关爱和关注。避免让孩子产生被忽视的感觉,是预防类似“心病”发生的关键。同时,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和环境调整也是至关重要的。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