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焊接机器人助力,油气长输管道建设效率大幅提升!

   发布时间:2025-04-08 12:11 作者:苏婉清

近日,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管道局)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标志着我国管道焊接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主研发的“四全”管道焊接检测机器人已成功实现大规模应用,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

中俄东线工程作为应用实例,展示了该技术的巨大潜力。该工程的管道口径达到1422毫米,传统人工焊接每道焊口需耗时7小时,而采用“四全”管道焊接检测机器人后,仅需1小时即可完成。这意味着,在平原地带,施工效率提升了约7倍,而在山地施工环境中,也提升了约4倍。更为先进的是,机器人使用100%实心焊丝,确保了环焊接头的性能达到最优水平。

“四全”管道焊接检测机器人不仅在国内多个重大工程项目中广泛应用,如中俄东线、西气东输三线、川气东送二线等,还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法国道达尔公司、沙特阿美公司等国际巨头均对该技术给予了认证,并在东非原油管道、沙特阿美管道项目中全面铺开使用。

尤为这套机器人“班组”还成功克服了山区施工的难题,突破了国内外30°大坡度山地连续焊接的技术瓶颈,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长输管道建设技术实现了从“手工半自动焊”向“机器人自动焊”的跨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十四五”规划之前,我国油气管道焊口主要采用手工焊及半自动焊,占比高达80%。这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施工成本高,而且焊接质量不稳定,难以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管道局在行业内首次提出了“四全”管道焊接检测的概念,并设立了15个重大科技专项,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全”管道焊接检测技术装备系统,并实现了工业化应用。

在4月3日的发布会上,“四全”管道焊接检测技术装备系统正式亮相,标志着我国在管道焊接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得到了全面展示和推广。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发展,还将为国际市场的管道建设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