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大厂年终奖揭晓:大丰年背后,谁将笑傲江湖?

   发布时间:2025-01-03 12:06 作者:郑佳

随着新的一年悄然到来,各大顶级私募机构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年终奖的发放事宜。2024年,尽管市场经历了不少波折,但量化投资领域却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年份。

据业内人士透露,2024年四季度,量化机构的业绩表现相当亮眼,不少一线公司的业绩曲线更是刷新了历史新高。这也意味着,今年的年终奖发放将成为一场备受瞩目的重头戏,直接关系到量化核心人才的去留。

私募机构年终奖金的发放,通常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是公司的年度收入情况,二是公司管理层是否愿意根据员工贡献进行相对公平的分配。这两点不仅反映了行业的经营趋势,还体现了公司的文化、分配制度以及核心管理层的格局,对后一年的团队稳定和长期表现至关重要。

尽管头部机构的信息披露水平有限,外界无法精确计算出各家机构在2024年的具体收入,但根据过去一年的产品净值曲线、存量规模以及合同情况,仍可以大致评估出各家量化机构的盈利能力。业内占据头部位置的量化机构大约有六家,其中三家资管规模超过600亿元,两家在300-400亿元区间,还有一家老牌私募规模在200亿元左右。

为了更准确地估算这些机构的收入,可以采用以下公式:年度收入=资管规模×1.5%管理费率+创新高产品规模×年内超额收益率×20%。考虑到各家机构拥有多种产品线,如指数增强、全市场选股、商品期货CTA和多资产复合策略等,本文主要依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统计了中证500、中证1000和全市场选股的年度表现。

初步估算结果显示,近年来,顶流量化私募机构的核心收入越来越多元化。尽管客户的盈利分成依然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和收益率的平稳化,管理费收入在头部量化机构的收入中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以一线量化机构为例,若以300-600亿元规模底限计算,管理费比例设置为每年1.5%,这批机构的年度管理费收入就可达到4.5-9亿元。

在2024年的市场表现中,头部量化机构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根据第三方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这些机构在指数增强策略上均刷新了历史新高,与主观多头年内修复净值的境遇截然不同。指数增强策略战胜基准指数的幅度也各不相同,告别了过去的同质化现象。其中,小盘股策略在战胜指数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量化机构在中证1000、国证2000指数的策略中,斩获超额收益的能力尤为强劲。

从战胜指数的幅度来看,一些量化大厂的表现尤为突出。例如,一家年内突破600亿元规模的量化大厂,截至2024年12月末,中证500、中证1000和小市值策略的超额收益分别达到了15.41%、16.7%和24.88%。该机构单个自然年度的超额收益平均达到19%,若受托管理规模在600亿元左右,那么超额收益的对应金额就可达114亿元。量化基金提取其中的20%,收入就可达到约22亿元。由此可见,量化机构的收入不仅与超额收益高低有关,资产规模的基数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业绩超常发挥的量化大厂在年内业绩创新高后,迅速进行了分红。私募产品分红时,私募机构也可以获得一笔业绩提成。例如,一家去年在私募圈表现突出的机构,沪深300指增的超额收益超过了10个百分点,全市场选股的超额收益更是超过了20个百分点。若该机构规模在400亿元左右,超额收益为10个百分点,那么就可以提取到8亿元的分成。

然而,并非所有量化机构都能获得如此丰厚的收入。一些规模同样庞大的量化机构,超额收益部分仅为个位数字(百分点),平均下来仅为3个百分点。按照上述逻辑计算,这些机构提取超额后的收入大约在3亿元左右。相比之下,这些机构的管理费收入可能更为可观。以600亿元规模的量化机构为例,若年度管理费比例为1.5%,则管理费收入可达9亿元,高于超额收益收入。

这一现象表明,量化大厂的收入竞争已经出现了分化。一些大厂的收入“大池子”不断扩大,但员工能从中分到多少,则取决于公司管理层的价值观。因此,在即将到来的年终奖发放季节,量化机构如何平衡员工贡献与收入分配,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