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药产业中,创新药物的研发与市场推广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尤其是在定价策略上,企业需要在保证民众可负担的同时,维持自身的运营与发展。和黄医药首席执行官苏慰国指出,当前药品定价的两难困境:价格过高,医保难以承受;价格过低,企业则难以生存。
以和黄医药的抗癌药物呋喹替尼为例,其在美国的售价是中国的24倍,凸显了国内外市场的定价差异。尽管如此,中国药企仍依赖美国市场以回收高昂的研发成本。
面对持续的亏损和资本市场的寒冬,和黄医药在2022年做出了艰难决定,解散美国商业化团队,并将呋喹替尼的全球开发及商业化许可授权给日本药企武田制药,以缓解资金压力。
呋喹替尼在2023年年底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而此前它已在中国上市并进入医保目录。然而,仅依靠中国市场,和黄医药无法实现盈利。
同样面临挑战的还有百济神州和传奇生物。它们的创新药物泽布替尼和卡卫荻,虽然在国内获批,但美国市场对其商业成功至关重要。
美国市场的变数,如《反通货膨胀法案》和医保谈判,对中国药企也产生影响。这些变化可能下压价格空间,影响市场上所有玩家,包括中国企业。
为解决定价问题,苏慰国呼吁加速发展商业保险,以在国家医保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更多支付选择,同时为企业创造更灵活的定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