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两手抓,如何协同强化教育根基?

   发布时间:2024-10-18 11:07 作者:周伟

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已成为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要求在教育领域强化两者的协同。作为教育改革的龙头,高等教育在促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肩负着培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为了有效推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高校需从政策供给层面入手,树立协同教育理念。这意味着要深刻认识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关系,重塑教育目标和培养理念,确保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共同作用。

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高校应依托其学科、科研、人才综合优势,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协同育人的目标、任务和保障举措。同时,完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确保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有序推进,并取得实效。

在课程体系方面,高校需构建科技与人文教育交融的课程体系,将科技人文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同时打造一批涵盖科技与人文领域知识的跨学科课程,引导学生在文理知识交融中提升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

创新培养模式是强化教学协同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通过组建跨学科师资团队、推行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等方式,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培养模式中掌握科技知识、领悟人文精神。

实践育人机制的完善同样不可忽视。高校应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文理融合实践科目的设计和应用,同时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提升素养。

数字化技术在协同育人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教学科研管理现代化,拓展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发展的空间和覆盖面。

在师资建设方面,高校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深刻认识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的重大意义,并强化教师的科技人文素养。通过精准引进跨学科背景的人才、建立兼职教师制度等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协同育人的重要保障。建议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情况纳入高校相关评价活动内容,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努力成为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通过这些举措,我国高等教育将在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方面迈出坚实步伐,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