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胖改”路上现“反向抹零”,商业诚信何在?

   发布时间:2025-04-29 15:58 作者:顾青青

近期,有关永辉超市在商品结算时采用“反向抹零”方式的投诉引起了广泛关注。多位消费者反映,在永辉超市购买标价含有分位数的商品时,实际支付金额被自动上调至最近的整数或更高价位,且超市未在明显位置对此做法进行说明。

一位消费者在购买标价7.96元的淡虾米时,支付了100元现金,结果超市找回92元,实际收取了8元,而非按标价收取。消费者指出,超市既未在事先告知这一结算规则,也未在商品标价签上做任何标注,认为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媒体进一步调查发现,永辉超市在重庆地区的多家门店都存在类似情况。红叶路店、观音桥店、龙头寺店和较场口店等多家门店,均被发现对分位非整数的标价商品进行了“反向抹零”处理,例如开心果、黑芝麻丸、玉米珍和绿豆糕等商品。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永辉超市回应称,由于分币在实际流通中存在困难,门店按照行业惯例采取了积零换整的规则,但未能明确公示,导致顾客产生了误解。然而,这一解释并未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许多消费者认为这种“反向抹零”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涨价行为,且未经消费者同意。

近年来,线下商超行业面临着电商、即时零售和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的强烈冲击,不少传统商超巨头纷纷收缩或撤退,家乐福等知名品牌甚至逐渐淡出消费者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下,永辉超市选择了加速战略转型,推出了“胖改”计划,试图通过学习和借鉴胖东来等成功模式来提升竞争力。

永辉超市在启动学习胖东来全国首店闭店调改时曾表示,要在价格方面过滤商品价格,确保实实在在的商品定价以及合理利润。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也在公开场合强调,要学习胖东来的真诚服务精神。然而,此次“反向抹零”事件却暴露出永辉超市在转型过程中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永辉超市发布的最新年报显示,尽管公司加速了战略转型和门店调改,但业绩并未出现明显好转。2024年,永辉超市实现营收675.74亿元,同比减少14.07%;归母净利润为-14.65亿元,亏损额较上一年度有所增加。自2021年以来,永辉超市已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额高达94.92亿元。

尽管永辉超市表示将继续推进“胖改”计划,预计至2025年6月底将有超过124家门店完成调改,并在2026年农历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然而,此次“反向抹零”事件无疑给永辉超市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带来了严重打击。消费者认为,虽然每次涉及的金额不多,但对于一个拥有庞大客流的超市来说,这种分位零钱的积累实际上反映出了企业的商业诚信问题。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