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恒生科技指数经历了一场戏剧性的行情波动,从急剧下探到迅猛反弹,仅仅两个交易日便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市场大戏。
2月14日,恒生科技指数强劲上扬5.29%,收报5526.22点,单周涨幅更是高达7%,创下了三年来的新高。自1月14日的低点算起,短短一个月内,该指数已累计上涨了30.56%。
ETF市场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2月14日,有24只港股ETF的涨幅超过了3%,其中5只的涨幅更是突破了4%。表现最为抢眼的是博时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其涨幅达到了4.9%。尽管该ETF的场内规模仅为1.67亿元,但成交额却高达38.2亿元,换手率惊人地达到了2140.14%。华宝、富国和易方达旗下的港股互联网ETF也均录得了超过4%的涨幅。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30只成份股全部上涨超过2%,其中22只股票的涨幅超过了5%,更有8只股票的涨幅达到了两位数,整体涨幅的中位数高达7.12%。
港股互联网ETF的基金经理丰晨成指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股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显著转变。以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为例,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让外资投资者看到了中国科技股复兴的希望。
港股市场的走牛受到了多重利好的推动。AI热潮的兴起带动了整体投资气氛的高涨,许多业内机构认为,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的底层资产价格将迎来重估,未来有望被赋予AI溢价。苹果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传闻也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尽管这一消息的具体效益有限,但它象征着中美两大科技巨头在科技领域合作的可能性,对A股和港股上市的科技股产生了积极的估值释放效应。
对于这一轮大涨的原因,华夏基金等机构认为,春节后多重利好因素叠加推动了市场行情。AI领域的黑马DeepSeek带动了整个人工智能产业成为今年A股和港股的主线,其凭借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可能推动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在AI赛道的技术潜力。同时,全球对冲资金也在积极买入中国资产,港股成为了他们的首选目标。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也为港股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随着指数的大幅上涨,部分止盈资金开始在ETF市场上进行减持。截至2月13日,权益ETF(包含QDII股票基金)年内资金净流出近240亿元。其中,海外互联网、恒生科技等板块的净流出量居前。
对于恒生科技指数的后续走势,机构之间的观点存在较大的分歧。华夏基金指出,港股市场仍具有低估值的优势,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然而,中金公司则认为,本轮港股大涨主要是一个结构性的行情,只有少数股票跑赢了指数。中金还表示,本轮大涨中主要是被动资金和交易资金等短线外资参与,长线外资并未积极参与。未来,如果科技能够改变并解决整体宏观去杠杆和收缩问题,且宏观总量政策配合加码,这一轮行情将进一步扩散到整个市场;否则,市场可能将继续维持结构性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