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互助父母协议”是良性的道德循环

   发布时间:2024-10-25 10:01 作者:赵磊

“你帮我父母,我帮你父母。我自愿签署‘在外互助父母协议’,在生活中帮助遇到困难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近日,有很多年轻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这样的文字或视频。“在外互助父母协议”是一种网民自发组织的活动,旨在鼓励人们在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时,主动伸出援手。这个协议没有硬性约束,全凭自愿,是一种君子之约,通过网络平台自发约定,年轻人自愿签署,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10月24日《北京青年报》)

“在外互助父母协议”更像是一份助老险:投保人是年轻人,保费是年轻人伸出的援手,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则是老年人。“在外互助父母协议”已在社会上存在了一段时间,热度逐渐走高,吸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帮助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产生的社会反响越来越好。

这份协议不是正式的法律意义上的契约,没有法律效力,对签约者没有强制约束力。年轻人是否签约、是否参与、是否履约、如何履约,均遵循自愿原则。然而,就是这么一份松散的君子之约,却凝聚起了很强的号召力和履约力,产生了很好的履约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外互助父母协议”产生了道德磁场和道德效力。

道德效力主要表现为规约力、倡导力、赋予力和行动力,具有多因性、内源性、自控性等特征。尊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理念。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民政部、全国老龄办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较2013年的14.9%逐年递增;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不少老年人在出行、就医等生活场景中,可能因患病、体弱、认知能力退化、数字能力不足等遭遇堵点、难点,成为需要帮助的弱者。

同时,越来越多年轻人看到了老年人的困难和不便,看到了老年人的需求。年轻人积极签署、执行“在外互助父母协议”,靠的是尊老助老的内生动力和道德层面的自觉自律自控。较之“要我做”,这种“我要做”更能激发年轻人的主动助老意识,由此产生的执行力往往更强,收到的效果往往更好。

现代社会,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的生活和利益都与其他人直接或间接相关。“在外互助父母协议”强化了年轻人帮助老年人的仪式感,彰显了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道德水位的提升,也会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无论是基于“协议”的义务,还是基于最起码的善意,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帮助,都会让老年人感到更温暖,更踏实,更有力,更有信心和希望。

虽然“在外互助父母协议”不能保证产生立竿见影的等价帮助或互换代偿效果,但参与其中的年轻人越多,受帮助的老年人就越多,助人者的父母或其他老年亲友得到他人帮助的概率也会越高,形成良性的道德回馈。这是一种正向的道德循环,是多方共赢的道德投入。让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成为“在外互助父母协议”的实际签署者和执行者吧。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