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同台 三代川剧人全新解读《玉簪记》

   发布时间:2024-10-23 23:00 作者:胡颖

记者 荀超 实习生 刘玮

“月明云淡露华浓,欹枕愁听四壁蛩。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10月22日、23日晚7:30,成都新声剧场,迎来川剧《玉簪记》的第二场演出。舞台上,肖德美、王裕仁师徒携手杨美、邓发蓉、袁泽政等,为戏迷演绎了一场悲剧喜演的爱情故事,现场掌声阵阵。

川剧《玉簪记》剧照

经典重排

在创新中做好“加减法”

作为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剧目,《玉簪记》由巴中市恩阳区川剧艺术团、四川省戏曲名家肖得美工作室联合创排演出,一级导演、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陈国礼担任编剧、导演,川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肖德美(本名肖得美)担任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何宾担任作曲、李璟担任舞美设计,讲述了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之间,因一见钟情而冲破清规戒律,互赠玉簪、鸳鸯坠作为定情信物的爱情故事。

“《玉簪记》最重要的特点是不落窠臼。”导演陈国礼告诉记者,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曾看过老一辈艺术家表演的《玉簪记》,但相比老版三个小时的演出时长,陈国礼导演的《玉簪记》只有两个小时,“这是我们因时制宜的成果。以前人们没有更多的娱乐方式,看三个小时的川剧,是乐此不疲的。放到现在,观众恐怕坐不住。我们要面向的是当下的观众,而不是过去的梨园客,所以要做好‘加减法’。”

川剧《玉簪记》剧照

为了解决时长问题,陈国礼对原版中内容重复、曲牌相同,且对情节没有推动作用的部分进行删减。为避免过度压缩戏剧的厚度,他还刻意增强了戏剧的对立面——突出男主角姑母的阻碍,以此反衬主人公对“情”的不懈追求。为了贴合现代审美,充分展现川剧“三小”的唱念做打,他还将过往放在背后的戏推到了前端。“有些戏,若是一直‘老’演,就会失去观众。让观众接受、欣赏的戏,才能真正‘活’起来。”

在陈国礼眼中,《玉簪记》的爱情很纯粹,“它并没有诸多戏本子里的‘套路’情节,如书生受难、丫鬟牵线、小姐倾慕、赶考高中、荣归故里。《玉簪记》就像《牡丹亭》‘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一样,更加重视‘情’的地位,爱情线贯穿首尾。它适应了年轻人的审美意趣,充分发挥了对人性的肯定。甚至结尾,我们都没有‘赶考登科’这类情节,最后只能说是向‘好’而行。”

师徒同台

做好川剧“守正”人

“作为一部近40年没在成都演过全本大幕戏的作品,《玉簪记》的重排与演出也是对川剧的致敬与传承。”在后台,剧中男主角的扮演者肖德美如是说,“《玉簪记》有可以和《牡丹亭》《西厢记》媲美的文本与唱词,我们采取了悲剧喜演的演出方式,将川人的智慧、性格融入其中,充分体现了川剧雅俗共赏的特色。”

剧中,肖德美饰演的“潘必正”,聪明机智且纯真多情。“这是戏迷喜闻乐见的一部戏,大家在观看过程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川剧小生的表演风格,比如风流潇洒、斯文儒雅、花嗲媚秀,既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又有很好的喜剧效果。”剧中,小生褶子功的飞、衔、踢、掸,扇子功的抛、翻、转等程式功法,也会有非常完整的展示,“这不是炫技,所有的技巧都是为人物服务的。”肖德美说。

肖德美在川剧《玉簪记》饰演“潘必正”

让肖德美感慨的是,《玉簪记》充分体现了川剧人“传帮带”“老带新”的优良传统。“陈国礼老师曾教戏给我,我的成名作之一《碧波红莲》就是他导演的,这次的《玉簪记》也是由他编剧、导演,同时我的徒弟王裕仁,也在传承这个剧,也演‘潘必正’这个角色,我们三代川剧人共同在这项事业上耕耘,我们是师徒间的传承,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见过‘真神’的人,是不一样的。”来自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青年演员王裕仁感慨连连,“陈导是见过老一辈人演出这个剧的,所以在指导我们时,他会清楚地说出每一招每一式出自哪位前辈。如果要改变演法,也会告诉我为什么,每一句话都言之有物,让我心服口服。我也特别感谢师父肖老师对我的悉心教导,让我受益匪浅。”在王裕仁看来,“潘必正”是一个活泼、率真的少年人,“相比之下,女主角陈妙常因为坎坷的人生经历表现出来的成熟感,让我觉得他们俩之间有种‘姐弟恋’的感觉。”

王裕仁(右)在川剧《玉簪记》饰演“潘必正”

谈及传承与创新问题,王裕仁坦言,他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守正人”:“我阅历尚浅,最重要的还是‘传承’。‘创新’肯定要有,但不能急于一时,而是在不断地实践中出新,不能纸上谈兵。而且守正是创新的基础,经过老师们长时间的指导和排练之后,我也终于理解我们的传统为什么那么珍贵。因为传统是由一代一代的艺术人打磨、改良之后留下来的最宝贵的精华,所以现在我要做好‘守正’,不能让‘精华’丢了。”

图据受访者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