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扛雷”,小心人生垮塌

   发布时间:2024-10-22 22:04 作者:刘敏

听人说“只是配合贷个款,就能‘躺赚百万’”,实际上“成了‘老赖’,每天只能躲家里。”据报道,一些农民工误入歧途,成为“职业背债人”,虽获得一定报酬,但因失信被“限高限飞”、遭遇催债,承受巨大心理压力,有的还面临刑责。

职业背债人,指的是为他人有偿承担大额债务的人员。职业背债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背坏账”,即企业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处置、抵押等方式,将债务转嫁给背债人。比如,少数预付式消费商家卷钱跑路后,找到职业背债人独自“扛雷”。另一种是“包装贷”,即“包装公司”通过虚构背债人资产情况等手段,帮助背债人从银行套取高额贷款,将借到的钱款由背债人、“包装公司”和其他相关方分成。

现实中,不法分子往往选择收入低、急用钱且文化水平不高的群体作为“职业背债人”。殊不知,背债人为了眼前蝇头小利,搭进去的是一辈子的信用,影响的是本人及家人升学、择业、贷款等方方面面。从法律角度看,职业背债的行为不仅违反民事法律,严重的还涉嫌诈骗罪、骗取贷款罪、贷款诈骗罪等,需承担刑责。从经济社会层面看,职业背债让消费者蒙受财产损失,导致金融机构形成坏账和呆账,损害市场营商环境,给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危害不可小觑。

从虚构背债人资产状况的“包装公司”,到为企业处理不良资产的“职业闭店人”;从负责放款的银行工作人员,到负责发掘背债人的“串串”……时下,“职业背债人”已呈现职业化、产业化现象。整治“职业背债人”背后的黑灰产业,不能“头疼医头”,而要“全链条出击”。近段时间,各地严厉打击职业背债行为,侦破一系列贷款诈骗案。事实证明,依法从严打击,才能真正提高犯罪成本、形成震慑效应;盯住关键环节,将组织者、中介人、销赃者等一网打尽,才能从根本上斩断利益链条,守护好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信用是个人宝贵的财富,也是社会得以运转的基石。职业背债一旦形成“破窗效应”,将使真正需要钱的人更难贷款,使社会信用成本不断增高。从这个角度看,打击职业背债行为,要有“霹雳手段”,以法治力量重拳出击,也要有“和风细雨”,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守信受益 失信惩戒”环境,从根子上铲除职业背债的土壤。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