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脚改食品保质期?这种行为绝不能忍!

   发布时间:2024-10-15 22:16 作者:赵静

近日,重庆粮食集团酉阳县粮食有限责任公司因销售问题大米而备受关注。据重庆市市场监管局通报,该企业被查实存在标注虚假保质期的违法行为,已被处以690万余元的罚款,并有3人受到相应处理。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食品安全是关乎民众健康的头等大事,而保质期则是衡量食品安全的基本标准。任何试图在保质期上动手脚的行为,都是对食品安全的极端蔑视,更是对法律红线的公然挑战。

这起事件的曝光,得益于该企业一名退休职工的坚持不懈举报。若非他的勇敢站出来,消费者的健康将如何得到保障?尽管通报称,销往学校的大米仍在原保质期内,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但其中潜在的风险和隐患仍让人忧心忡忡。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的通报还显示,涉事公司的违法行为时间跨度长达近两年。这绝非个别员工的个人行为,企业内部是否存在串通一气、系统造假的问题,值得深入调查。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呈现向好趋势,但风险形势依然严峻。监管部门肩负着守护“舌尖上安全”的重任。然而,在这起案件中,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最初的不予立案态度,反映出其在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上的缺失,日常监管的“失守”以及执法不严、监管缺位的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入反思。

食品安全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保质期不容任何人篡改。生产经营企业应怀有敬畏之心,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监管部门则需主动出击,梳理各环节漏洞,紧盯食品保质期、配料表等关键要素,严肃处罚以提高造假成本,坚决守护食品安全防线。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