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4月12日消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方璐课题组与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课题组在智能计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摒弃了传统的电子深度计算范式,创新性地提出了分布式广度光计算架构,并成功研制出大规模干涉-衍射异构集成芯片——太极(Taichi)。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实现了高达160 TOPS/W的通用智能计算,更为高性能算力探索开辟了新的道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计算能力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电子计算方式逐渐暴露出局限性。智能光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模态,具备远超硅基电子计算的性能潜力。然而,传统的电架构对光的计算优势形成了限制,使得计算规模受限,难以满足复杂大模型智能计算的需求。
据沃资讯了解,方璐和戴琼海院士团队提出的分布式广度光计算架构,通过干涉-衍射融合的方式,成功研制出了太极光芯片。这一芯片的计算能效远超现有的智能芯片,高达2—3个数量级。这意味着太极光芯片将能够为大场景光速智能分析、大模型训练推理以及低功耗自主智能无人系统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此项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在智能计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全球高性能算力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国际期刊《科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业内专家表示,这一创新成果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望推动智能计算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