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高速星,为中等质量黑洞存在添实锤!

   发布时间:2025-02-21 15:05 作者:柳晴雪

近日,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样副教授携手多家科研单位完成的研究,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揭示了引力弹弓效应在宇宙中的一个全新应用——通过追踪被高速弹射的恒星,为长久以来难以捉摸的中等质量黑洞提供了直接观测证据。

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盖亚空间望远镜与郭守敬望远镜的宝贵数据,聚焦于近千颗高速恒星以及银河系内超过百个球状星团的轨道变迁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尤为引人注目的案例:高速星J0731+3717,这颗恒星大约在2000万年前以惊人的550公里/秒速度,从球状星团M15中被“甩出”。如此高速的弹射,科学家认为,最合理的解释便是引力弹弓效应在起作用。

这一发现不仅令人兴奋,更为球状星团M15中心潜藏的中等质量黑洞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学支持。长期以来,中等质量黑洞因其难以直接观测而备受争议,此次研究无疑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成果已在《国家科学评论》2025年2月刊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彰显了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由黄样副教授担任共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已毕业研究生李清政同样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参与其中。共同通讯作者还包括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刘继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董小波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的张华伟教授。

该研究不仅是对宇宙黑洞探索的一次重要突破,也展示了现代天文学中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强大力量。通过结合先进的观测技术与精密的数据分析,科学家们得以窥探宇宙深处的奥秘,为人类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关于宇宙黑洞及其他神秘天体的新发现,进一步拓展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边界。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