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蚀刻工艺:等离子体助力3D NAND闪存效率倍增!

   发布时间:2025-02-05 14:12 作者:苏婉清

在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中,3D NAND闪存技术因其存储单元堆叠的独特设计而备受瞩目,这一设计策略不仅显著提升了存储密度与容量,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近日,一项创新蚀刻工艺的问世,为3D NAND闪存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带来了希望。

这项新工艺由Lam Research、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以及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的科学家们联手打造。他们巧妙地利用了氟化氢等离子体,实现了硅材料垂直通道蚀刻效率的大幅提升,仅需短短一分钟,便能完成640纳米的蚀刻深度。

该工艺的核心在于氧化硅和氮化硅交替层的精细处理。科学家们首先在这些交替层上刻制微小孔洞,随后将分层材料暴露于等离子体形式的化学物质中。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其原子与分层材料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精确蚀刻出所需的孔洞通道。这一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蚀刻速度,还确保了蚀刻精度的显著提升。

研究团队还发现,通过结合三氟化磷等特定化学材料,可以进一步优化蚀刻工艺。这些化学材料的加入,使得蚀刻过程更加高效、稳定。同时,针对蚀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产品影响蚀刻效率的问题,科学家们也找到了简单的解决方案——加入水。水能够在低温下促使盐分解,从而有效加速蚀刻过程,提高整体效率。

这项创新蚀刻工艺的问世,无疑为3D NAND闪存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有望推动存储密度的进一步提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能为其他领域的微纳加工技术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创新工艺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