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只有他们(景区商家)卖的东西才可以带进去吃,我们自己拿的食物就不能带。”近日,有游客发布这样一则视频。视频中,景区工作人员制止了游客带食物上山的行为,称清扫任务重,“每天山上都是鸡爪、瓜子皮”。此事引发社会热议。有不少网友评论认为“就是为了强制让游客购买景区的商品”。也有网友对景区做法表示支持。记者梳理发现,景区能否自带食物之争并非个例。(中新社)
有关“景区限制游客携带食物入内”的新闻近来频频曝光,由之所衍生的摩擦争执,绵延线上线下。媒体调查发现,类似的规定并非孤例,而是在业界有着一定的普遍性。对此,争议的焦点,其实在于两个维度,其一是“科学性”,其二是“动机论”。景区口口声声言必称“环境保护”,但在很多游客看来,这波操作所图无非还是生意与逐利。在很大程度上,双方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值得注意的是,景区“限带食物”,在局部确有扩大之势。最初,只是某些景区禁止游客自带泡面、酸辣粉等需要冲泡加热的方便食品,其理由听起来不无道理:不合理抛洒残羹与汤包料,会造成环境破坏,不利于野生动物保护……然而,这之后事态显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越来越多景区、限带越来越多品类的食品,就算是那些无需加热的,开袋即食的预包装食品,也在被禁止之列。这之后,公众的反弹,自然愈演愈烈。
诚如一些网友所质疑的,“禁止游客自带,景区却可自卖,价格还翻了几倍”。同款食物,难道游客自带的就会产生垃圾、污染环境,而景区所售的就不会?这番说辞,显然站不住脚。理解该现状,一个更合理的视角,或许还是“引导预期”。现实中,尽管很多景区都会发公告禁止游客携带特定食物,但基本都不会严格检查。其目的,更多就是释出信号,让游客知难而退、主动配合。这原本是一种模糊策略,然而在网络场内,却定要将之明确化、绝对化,事态难免变得复杂。
限制游客带食品入景区,严格说来,多数都属于倡导性的“限制”。倘若如某些乐园此前所做的那样,一个个开包检查,那么景区想必只有尽失人心、无人问津的结局。其中的风险,景区运营方是心知肚明的,故而在行动层面,还是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当这种“禁止自带食物”,更多局限于“口头宣示”,而没有转化为“行为禁止”,那么舆论层面的争论,与解决实际问题,似乎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脱节。
景区的自主管理权,当然无法转化为对游客“携带食物”等基本权利的排除。严词厉色的所谓“禁止自带食物”通告,也许更多只是虚张声势罢了。而从根本上说,保护好景区类生态环境,本就不能通过扩大游客的责任和义务来实现。做到垃圾不落地与无害化处理,固然需要游客配合,但更重要的,还是景区从软硬件等各个方面做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