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电 (记者 刘育英)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晚,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举办了全球文化沙龙·中外作家讲坛之“中拉文学大家谈”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邀请来自中国、墨西哥的知名学者进行交流对话,促进中国和拉美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
墨西哥知名汉学家、墨西哥学院教授Liljana Arsovska指出,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汉语博大精深,作为译者,若没有文化背景的支撑,翻译工作往往会面临一定挑战。她认为,在翻译工作中,对语言技巧的掌握只占50%,其余则取决于对文化的了解。
在主编、主译《隔离期的阅读——中国短篇小说选》的过程中,Liljana Arsovska遇到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融入中华文化特点,阐释中西文化的区别,有助于帮助海外读者更好地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故事。
北京语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阿根廷国会大学教授孙新堂表示,他和Liljana Arsovska教授在编选《隔离期的阅读——中国短篇小说选》时,不仅选择了莫言、汪曾祺、韩少功等人的作品,还收录了一些中国新生代作家的作品。他认为,以这种方式甄选作品,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情况。
青年作家陆源分享了对拉丁美洲文学的理解。他说,如果将中国引进外国文学的80年代、90年代称作“黄金时代”,那么近十年则应该是“白银时代”。中国作家对于拉美文学并不陌生,尤其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胡安·鲁尔福等拉美作家的作品,已经是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
在现场互动环节,与会嘉宾表示,文化交流为推动中拉关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何突破文化背景的障碍,让中拉文学作品能够更好地被读者所了解,仍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