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戏十载初心不改 河北青县“非遗”少年梨园争春话传承

   发布时间:2022-04-11 14:40
教戏十载初心不改河北青县“非遗”少年梨园争春话传承

图为河北省青县“哈哈腔剧团”小演员们在青县百年梨园练功和排演戏曲。 王占林 摄

4月11日电 (王天译 尹向平)“高仲举来把头抬,李香莲我的妻哪里来。别说你在书房殴骂我,你就是打我几下也应该……”当日上午,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百年梨园内,“哈哈腔剧团”的小演员们正在排演戏曲《李香莲卖画》选段。

“每年梨花盛开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带孩子们来这儿练功、排练。”今年74岁的青县“哈哈腔”第七代传承人刘宗发说,他希望孩子们能把当地的“非遗”一直传唱下去,与戏曲艺术为伴,收获成长和快乐。

图为河北省青县“哈哈腔剧团”小演员们在青县百年梨园练功和排演戏曲。 王占林 摄

图为河北省青县“哈哈腔剧团”小演员们在青县百年梨园练功和排演戏曲。 王占林 摄

“哈哈腔”是产生于青县民间的一种地方戏,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1983年,刘宗发在家乡青县木门店镇叩庄村创办了青县“哈哈腔”剧团,成员都是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如今“哈哈腔”剧团已有演员、乐师56人。

每逢春节、中秋,“哈哈腔”剧团都会在青县唱上十多天的大戏,演出内容以孝老爱亲、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历史故事为主,唱词轻松幽默、通俗易懂,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图为刘宗发在哈哈腔传承基地内指导弟子们练习。 王占林 摄

图为刘宗发在哈哈腔传承基地内指导弟子们练习。 王占林 摄

2006年,青县“哈哈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让“哈哈腔”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2012年,刘宗发投资80万元在叩庄村修建了“哈哈腔”传承示范基地,为传统的哈哈腔大舞台配套安装了现代化设备,吸引爱好戏曲的青少年到这里观摩学习。从那时起,凡是前来学习的孩子,刘宗发不仅不收学费,还免费提供食宿、手把手进行指导,并安排孩子们登台表演。

图为刘宗发在哈哈腔传承基地内指导弟子们练习。 王占林 摄

图为刘宗发在哈哈腔传承基地内指导弟子们练习。 王占林 摄

刘宗发说,10年来,到此学戏的孩子已有50余人。

“只要我的身子板儿还允许,我会一直把戏教下去,让更多的孩子了解非遗‘哈哈腔’,感受戏曲文化艺术的魅力。”刘宗发说。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